氰化浸出前礦漿需進行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?
為保證金的有效浸出,礦漿在浸出前必須做好如下準備工作:
(1)礦石細度和礦漿質量分數(shù)。經(jīng)碎礦、磨礦后的礦漿,首先要保證氰化浸出所要求的礦石細度及礦漿質量分數(shù),它取決于礦石性質及工藝過程,如全泥氰化,礦石細度通常在-200目85%~95%,而浮選精礦氰化往往需要再磨,通常達到325目或350目以至更細。當然最適宜的磨礦細度通過試驗來確定。
氰化浸出的礦漿質量分數(shù)一般在25%~33%內波動,精礦浸出時質量分數(shù)偏低,全泥氰化時質量分數(shù)偏高,若氰化后用炭吸附(或離子交換樹脂吸附)法提金,為保證吸附劑在礦漿中的懸浮,必須使礦漿質量分數(shù)保持在40%~50%。
(2)礦漿除屑。從采場來的礦石中往往帶有大量木屑、砂礫、導火索、塑料藥袋、橡膠輪胎碎片等雜物,這些物質在礦漿中懸浮很易造成礦漿流經(jīng)設備及管道的堵塞、影響氰化順利進行。有些物質,如木屑還會吸附溶解金,造成金的損失,尤其在炭漿工藝過程中,木屑隨載金炭進入解吸作業(yè),在高堿度、高溫度的溶液中,木屑易被腐蝕、漿化使溶液黏度增加,木屑還會黏附在炭粒表面,影響解吸一電解工藝的技術指標及流程暢通。此外,木屑在和脫金炭進入再生窯活化過程中,會進一步轉化成炭,其性脆,在返回浸出后碎裂成細炭并吸附金流失于尾礦中。所以,氰化浸出前礦漿隔渣、除屑是很重要的。
目前用于除屑的設備有固定篩、圓筒篩和直線振動篩。臥式圓筒篩比平面固定篩篩分效率高、篩網(wǎng)磨損?。欢本€振動篩由于是在振動條件下工作,所以效率更高,這兩種篩在炭漿廠廣泛被使用。此外,為了強化除屑過程,在炭漿廠往往設置多段除屑,如首先在分級機溢流處,用較粗的篩孔(2~3mm)篩除大量的粗粒木屑及雜物,然后在水力旋流器給礦前用平面篩或圓筒篩(篩孔一般取24目),最后在濃縮前采用更細的(如28~35目)圓筒篩或直線振動篩,將剩余的細木屑等雜物篩除,有的甚至在氰化前再設一段除屑篩,以使礦漿中木屑降到最低量。
(3)浮選精礦的脫藥。由于浮選藥劑,尤其是黃藥和2號油對氰化浸出過程及炭吸附提金過程很不利,因此在浮選精礦氰化浸出前必須進行脫藥。為提高脫藥效果,可采用脫藥、再磨、再脫藥的多段脫藥處理方法。
礦漿在氰化前進行細度、質量分數(shù)、除屑、脫藥等一系列準備,這些作業(yè)可依次進行,亦可互相交叉多次進行。
(4)調節(jié)礦漿pH值及礦漿預處理。通常氰化是在pH值為10~11下進行,生產(chǎn)中多用石灰作調整劑。向礦漿中添加石灰,可以將石灰直接加到球磨機內(干法添加),亦可把石灰調成石灰乳,然后通過管道加到磨機或調漿槽內(濕法添加)。后者較前者方便且衛(wèi)生。
當被浸物料中含有某些妨礙金浸出過程的礦物,如磁黃鐵礦、白鐵礦以及少量含碳礦物時,則需在氰化浸金前進行充氣堿浸或氧化浸出,以消除這些礦物對氰化浸金的不利影響。
2011-01-22
更多選礦設備